新建网页 1
获得2011年度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中的项目中,来自农业、医疗、交通等民生科技领域的成果占了接近一半。其中,在获得一等奖的项目中,就有为“江苏第一高楼”紫峰大厦进行基坑施工的新技术,以及帮助脊柱畸形患者“挺直腰杆”的新疗法等。
450米高的江苏第一、世界第七高楼——紫峰大厦从2005年开始施工。由于楼层超高,地下部分又设置了4层,整个建筑的基坑面积达到1.38万平方米,需要开挖到地下23.5米,并且,最邻近地铁的地方距离只有5米,传统的设计施工技术根本不能满足这项工程的需要。由东南大学、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市基础工程有限公司三方合作研发的“复杂敏感环境条件深大基坑工程新技术”,出色完成了这一艰难的设计施工任务。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岩土工程研究所刘松玉教授告诉记者,近10年来,随着高层建筑和地下空间开发的高速发展,不少工程的基坑规模和深度越来越大,而同时,地下的周边环境也愈加苛刻,再加上各地原本复杂的地质条件,都给工程建设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与挑战。“我们在攻克这一难题的过程中,首次提出了适合南京地质特点的超深嵌岩地下连续墙设计施工成套技术,并且建立了临近地铁深大基坑的环境保护关键技术,这些在江苏省都是史无前例的。”
在紫峰大厦之后,这一土木工程领域的施工新技术又用到了南京徳基广场二期工程上。该工程的高度虽然不如紫峰,但是地下设置了5层,基坑总面积更大,达到1.6万平方米,开挖深度也更深,达到29.2米,距离地铁大约17米。上述两项工程日前均已完工,不仅在施工中确保了南京地铁一号线的安全运营,还一共节省了工程造价4660万元。目前,南京市正在施工的金鹰国际三期和河西世贸中心等工程也都采用了这一技术。
来源于:http://js.people.com.cn/html/2012/03/08/87583.html
http://gov.longhoo.net/2012-03/08/content_86722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