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6日-27日,2018全国岩土工程师论坛在深圳隆重举行。本次论坛由深圳市人民政府和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主办,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深圳市专家人才联合会、深圳中国工程院院士活动基地联合承办。市长陈如桂出席26日的开幕并致辞,市领导杨洪主持了开幕式,市政府秘书长李廷忠等领导参加。20多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和业界知名专家学者及政府、企业家代表共600多人出席论坛。
11月27日,论坛分9个专题组分别召开会议进行专题报告及讨论。一共有102位专家学者分别在专题会上报告了自己的最新成果。
本专题会议由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杨光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基所所长高文生主持,牛瑞卿、程骐、黄强、李耀良、朱春明、朱焕春、陈伟、张曦等10位专家完成了《地质灾害监测通讯协议与信息平台建设》、《岩土工程标准改革与发展》、《广东省深基坑规范的进步与思考》、《工程建设团体标准思考》、《岩土工程
BIM 技术发展思考》、《市政基坑工程标准编制工作介绍》、《地基基础工程 P-BIM
标准介绍》、《灌注桩基础施工规程与 P-BIM
软件开发》、《岩土工程地质三维建模关键技术与应用》、《基于岩土工程P-BIM标准的数据交换和施工过程模拟》、《P-BIM标准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等专题分享。
岩土工程标准化改革与发展 高文生
报告内容:介绍了从建国到现在岩土工程领域标准的沿革及在工程建设的重要作用,规范从无到有、从有到全、从全到新的过程是规范标准在工程建设中不断适应不断完善的过程,通过介绍《工程建设标准涉及专利管理办法》,使大家深入了解住建部标准规范改革的方向及精神。
地质灾害监测通讯协议与信息平台建设 牛瑞卿
报告内容:介绍了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现状及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存在问题、介绍他主编的《地质灾害监测通讯协议》的主要内容,协议已经纳入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总体技术方案”,介绍了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专业监测方法(项目、内容及仪器),介绍了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平台及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广东省深基坑规范的进步与思考
杨光华
报告内容:介绍了新编广东省深基坑规范的主要改进的地方。包括:把安全等级改分为安全等级和环境安全等级,环境安全等级控制变形;正式把工程中已广泛应用的增量法列入了规范;对支护的嵌固深度的要求考虑到广东地区存在岩石和软土这两种特殊的地质情况作了改进;对双排支护桩计算中的排桩间土弹簧刚度的计算作了改进;对土钉力的计算改用等效土压力的计算方法。这些改进都是在应用过程中发现原规定存在不合理的地方的改进,具有良好的参考意义。
工程建设团体标准思考
程骐
报告内容:介绍了团体标准发展背景与现状,分析了团体标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团体标准立项与编制建议,并对团体标准质量、品牌建设、组织管理、实施应用、转化评估等业内关注问题提出了思考与展望!
岩土工程BIM技术发展思考 黄强
报告内容:介绍目前实现BIM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就软件系统信息交换方式提出HIM-BIM的解决方案,充分利用互联网、云技术来有效解决数据的传递,实现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互惠共赢,解决了传统BIM数据交换量大、效率低、不直接等问题。从业务分解、数据提取、数据传递到业务实现各个环节,对制定的数据交换标准及配套示范软件如何协调做了讲解,为BIM落地提出了一整套解决方案。
地基基础工程P-BIM标准介绍
朱春明
报告内容:介绍了BIM应用现状与面临的问题,通过对《地基基础设计P-BIM软件功能与信息交换标准》编制思路、目标及内容的介绍,使大家更加了解P-BIM实现方法及相关标准的重要性。提出BIM通过软件实现,更需要顶层设计、标准支撑;提出BIM不是软件商的广告卖点,是如何在信息社会有效参与,掌控与高效利用信息资源,产生效益;提出专业的事由专业的人来做,P-BIM不光是BIM解决方案,更是岩土工程师在信息社会有效解决工程问题的一种方法论。
灌注桩基础施工规程与P-BIM软件开发
李耀良
报告内容:介绍了灌注桩施工信息化的重要性、P-BIM标准编制、配套软件研发等内容,通过介绍使大家了解施工P-BIM软件能实现上接勘察、桩基P-BIM数据,下传P-BIM数据给运维模型及检测模型,在软件中实现编制标书、施工方案、进度计划、资源需求等工作,施工P-BIM能在进度、质量、安全、成本控制等方面掌控与高效利用信息资源,并为后期运维管理提供重要的信息资源。
岩土工程地质三维建模关键技术与应用
朱焕春
报告内容:介绍了国际上地质三维建模技术发展背景、历程、产品及其应用情况,在论述地质三维建模理论、算法、程序化技术等方面的特定要求基础上,强调岩土工程地质三维建模必须是掌握核心技术后根据行业需求的自主开发。报告最后介绍了自主开发成果和应用案例,认为已经基本具备在岩土工程领域的推广应用的条件。
基于岩土工程P-BIM标准的数据交换和施工过程模拟
陈伟
报告内容:介绍了岩土工程不同专业软件进行数据交换的背景和现状,提出依据P-BIM标准进行数据交换是岩土工程施工BIM软件最有效率和准确性的数据获取和建模方式,并演示了根据此思路开发的PC端、WEB端、手机端应用,模拟了CFG桩的施工过程,对比分析了合约(数据)模型与竣工(数据)模型的差异。
P-BIM标准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
张曦
报告内容:提出了对于BIM的理解:成果全数据化、数据协作共享、必要的三维展示和应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理正岩土BIM解决方案。理正岩土BIM通过对原始勘察数据的利用,建立地质、基坑、桩基等多种三维模型,并输出符合P-BIM标准要求的理正岩土BIM标准格式数据。这个数据可以被岩土BIM中的多个阶段相关软件读取和利用。最后通过相关的工程实例展示了P-BIM标准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
专题总结
经讨论,本次会议形成了以下三个重点研究课题:
课题一:注浆工程施工PBIM标准及软件研制
(牵头单位:中南大学 ;负责人:牛建东)
课题二:专利技术标准编制方法研究
(牵头单位:建研地基基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高文生 程骐)
课题三:P-BIM施工软件的市场化路径
(牵头单位:建研地基基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陈伟)
(摘自深圳工勘集团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