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号下午,同济大学孙钧院士受邀为地基基础专委会“岩土地下工程科技前沿发展论坛”做题为“人工智能科学的理论基础及其在岩土地下工程中的应用实践”的首场学术报告。报告会在河海大学科学会堂三楼报告厅举办,河海大学副校长许峰教授致欢迎词,专委会主任施建勇教授主持报告会,河海大学部分师生学生现场聆听学术报告,对专委会全体会员在线全程直播。
孙钧院士简要介绍了人工智能科学与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历程,深入浅出的阐述了人工智能方法在岩土、地下工程中的应用。孙钧院士紧紧围绕人工智能在深大基坑开挖和盾构掘进施工变形预测与控制中的应用展开探讨,分别介绍了地铁车站深大基坑施工,围护结构与坑外土体变形的智能预测与控制,以及地铁区间隧道盾构掘进施工土体变形的智能预测与控制。孙钧院士以润扬大桥、上海2号线某地铁区间隧道盾构掘进等工程建设为例向大家展示了地下工程精细化技术管理系统的研制与成功应用。最后,孙钧院士向大家介绍了今后仍需深化研究的方向,包括遗传算法,远程无线视屏监控,BIM技术的应用等。孙钧院士报告持续了2个多小时,报告结束后,孙钧院士与师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

孙钧先生,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终身教授、国际著名工程力学家、隧道与地下建筑工程专家。曾历任:国际岩石力学学会副主席暨中国国家小组主席、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土建学科评议组召集人
、全国博士后专家委员会土建学科组组长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土建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国家自然科学奖评委
。曾任30余处国家重大建设工程的技术顾问和专家组专家。在隧道与地下结构学科领域,建立并开拓了新的学科分支《地下结构工程力学》为国内外该子学科的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
施建勇主任评述指出,孙先生的报告传授了新的知识和新的方法,更是提出严谨科学研究的精神和求真务实的学风;报告对推动江苏岩土地下结构相关行业智慧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岩土地下工程科技前沿发展论坛”是专委会在2020年盐城年会上倡导设立、服务江苏省地基基础的科技前沿发展论坛。论坛将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开展学术交流,传播先进学术思想,介绍新型治理技术,促进我省岩土地下结构领域科技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