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目标
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学风严谨,实事求是,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合作精神。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培养岩土工程方面的高层次人才,能够胜任高等教学、科学研究或大型工程技术研发与管理等方面工作。要求具有坚实宽广的土木工程和交通运输工程基础理论,系统的岩土工程专业知识,掌握岩土力学与土木工程学科理论与技术研究的前沿动态,培养从事岩土工程、环境岩土工程、地下工程的学术与技术骨干,并具备解决土木工程领域中的重大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
二、研究方向
1、土的基本特性与现代原位测试理论及技术
2、特殊地基处理与环境岩土工程
3、地下工程与桩基工程新技术
三、培养年限
一般为2-3年,最长可延至4年。
四、学位论文
需要完成下述文献阅读和论文撰写的要求。 文献阅读
在论文选题及研究方向范围内至少阅读近年来发表的相关参考文献50篇,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20篇,完成一篇文献综述报告,提交指导教师。 论文撰写
除符合学校规定外,学位论文必须是一篇系统、完整的学术论文,要求概念清楚、立论正确、论述严谨、计算正确、数据可靠,且层次分明、文笔简洁、流畅、图标清晰。
论文学术水平
学位论文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选择有一定学术价值,对国民经济发展有一定意义的课题。围绕论文开展科研工作的时间不少于1年。本学科申请硕士学位前至少在CSCD(核心期刊)或学术会议发表论文(EI检索)1篇(含录用,导师可为第一作者)。
五、课程设置与考试要求
组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时间 |
授课方式 |
考试方式 |
备注 |
A
公
共
学
位
课
程 |
B000113 |
中国概况 |
36 |
2.0 |
春秋季 |
面授讲课 |
笔试 |
留学生选中国概况 |
S00030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6 |
2.0 |
春秋季 |
面授讲课 |
笔试 |
S000151 |
学位英语 |
72 |
4.0 |
春秋季 |
面授讲课 |
笔试 |
留学生选汉语 |
S000156 |
汉语 |
120 |
4.0 |
春秋季 |
面授讲课 |
笔试 |
B
专
业
基
础
学
位
课
程 |
S000112 |
数值分析 |
54 |
3.0 |
秋季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S005101 |
计算力学 |
54 |
3.0 |
春秋季 |
面授讲课 |
笔试 |
选1 |
S005301 |
弹塑性力学 |
54 |
3.0 |
春季 |
面授讲课 |
笔试 |
C
专
业
必
修
学
位
课
程 |
S021201 |
高等土力学 |
54 |
3.0 |
秋季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S021220 |
高等土工测试 |
36 |
2.0 |
秋季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D
专
业
选
修
课
程 |
S000302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18 |
1.0 |
春秋季 |
面授讲课 |
笔试 |
限选 |
必修环节 |
实践环节训练 |
一般为教学实践、生产实践(临床实践)或社会调查。计1学分
|
选听人文与科学素养系列讲座 |
要求硕士生在中期考核前应选听人文与科学素养系列讲座至少8次。计1学分 |
参加学术活动及学术论文撰写 |
参加学术研讨活动至少2次并撰写学术论文1篇。计1学分 |
注:1.
硕士生在校期间课程总学分最低要求为:28学分,其中学位课程最低学分要求为:16学分,其余为非学位课程。此外,还应完成必修环节3学分。
2.要求硕士生所有课程学习一般应在入学后一学年半内完成,其中学位课程学习一般应在入学后一学年内完成。
3.学位课程根据此表,非学位课程从“研究生课程目录”中选择。